1
10月30日晚,传来金庸逝世的消息,如一乍巨雷,震瘫了网络,震痛了人心。
这次,真的不再是谣言,金庸老先生于香港病逝,享年94岁。金老先生那句话仍在耳畔:“人生,就是大闹一场,悄然离去。”那个陪着我们走过童年,鼓舞着我们大闹人生的金大侠,如今悄然离去,永远离开了我们,离开了这个世界。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……昨天的李咏,今天的金庸,他们都在我们的记忆里一个个悄然退场,我们只能悼念,我们永远怀念……
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。这十四部武侠小说首字串起的对联,至今,每一部都印象深刻。只是,从此江湖无大侠,只留经典在人间。而这些经典著作,正是他留给我们,留给国人最丰厚的遗产。
2
有人说,小时候看金庸看的是儿女江湖,长大后看金庸看的是家国情仇。诚然,世人皆知金庸儿女情长的江湖梦,却不知查良镛为国为民的家国情。1937年,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。殷实的家境被掠夺一空,母亲与弟弟也死于战争中,正值少年的查良镛立志“要在维护国家尊严上发挥作用”。他用文字痛斥汉奸,挥斥方遒,即使身处被汉奸视为暗杀名单第一人的境地也不曾畏惧。
一次,金庸结束报社的工作与同事一道返回寓所休息。寓所的门口摆了一个大的邮包,金庸以为是正常邮包弯腰就想捡,同事觉得可疑拉住了他。片刻后那个装有炸弹的邮包引炸。爆炸轰隆,烟雾浓浓,而他云淡风轻,奋笔疾书,更致力拨乱反正。在香港回归前,有一批内地和香港的知名人士为了香港顺利回归祖国,作出了巨大贡献,而金庸就是其中一人。
1981年,邓小平接见金庸
1982年,撒切尔夫人访华前,专程绕道香港与他单独会晤,希望在香港殖民问题上能得到他的支持。但他大手一挥,断然拒绝了这位铁娘子的无理要求。1985年,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,他任基本法政治体制起草小组港方负责人兼经济体制起草组成员。他推动了香港基本法的形成,他在人民日报上呼唤香港回归,他让大家接受一国两制……香港得以顺利回归祖国怀抱,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一日,报社外枪声不断,斗争不绝,他坐在椅子上,不苟言笑,一遍抽烟一边写稿。众人问道:写的是什么?“《笑傲江湖》!”他就是这样,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,把自己的满腔怨愤和爱国之情都写进了侠骨柔情的小说中去。爱国有很多种方式,他选择了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。爱国有很多种方式,他以文代伐爱着这个国家,以文为露滋养了一代国民。金庸,这位武侠泰斗,这位爱国文人,应该被民族铭记,被时代铭记。
3
鲁迅曾说:我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拚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,……这就是中国的脊梁。是的,无论是以笔代伐,还是拼命硬干,无论为民请命还是舍身求法,很多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深爱着我们的这个国家。
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,他受命于年过半百,把家搬到珠海,他带着团队走上艰难的创新之路,开启了十几年的超级工程。途中,因劳累过度,他曾倒下了。鼻腔大出血,4天内实施了两次全麻手术,而醒来的第一件事情仍是了解工程情况。最难的要数海底隧道的安装工程。2014年11月,沉管E15第一次安装因基床回淤受阻失败。他静静地守在安装船上,双目凝视着海面,纹丝不动站在那里,仿佛一根“定海神针”,有人让他回去躺一会,可他只要还能站着就绝不躺着。
2015年2月,沉管E15第二次安装,因基床面突然出现大面积异常堆积物再次回撤。那一刻,工程师、指挥舱的员工、施工人员坐在甲板上哭了很久很久。一个月之后,E15第三次下水,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E15沉管终于安装成功。
这个让中国由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超级跨海工程,正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和一群手掌粗糙的工人建成的。最后,林鸣佝偻着身体用跑完港珠澳大桥全程的方式来纪念大桥的竣工,来纪念他呕心沥血为国家造桥贡献了自己数十载的人生,来证明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有多深沉。
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,一期《朗读者》节目中,短短17分钟里,一位96岁的老军医,不仅让董卿泪如雨下,更让人看哭了三次!在手术台上站了70多年,一生医过16000万名病人,被誉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肝脏外科之父,2005年从胡锦涛同志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,这位老军医就是吴孟超。他有一双神奇的手,由于拿了70年的手术刀,这双手已经严重变形……他还有一双特殊的脚,由于手术长时间站立,他的脚趾已经不能正常并拢!在这70年里,他不仅凭医术,更凭仁爱感动世人!给病人检查前,他先会把手搓热,检查完后,总帮病人吧衣服拉好,腰带系好。为了给病人省钱,他给医生们立下规矩:B超能解决问题,决不让病人去做CT或核磁共振;病人带来的片子能诊断清楚,决不让他们做第二次检查;能用普通消炎药,决不用高档抗生素……经常有人不远千里为见吴老而来,在医院门口扑通一声跪下,递上带来的CT片,然后期待着口口相传的那句话:“还有救,来住院吧!”有次吴老查房,当询问完病人的情况准备离开时,一位病人突然拉住他,轻轻起身,深情地吻了他的手!
这个突如其来的吻有些意外,但吴老转身抱着病人的头,在患者的脸上轻轻地也吻了一下。一位作者曾说“若不是有着托付生命的感谢和恩情,怎会让最不善表达的国人报之以吻?”爱国有很多种方式,他选择了治病救人。这就是只要还能站着,就不会放下手术刀的老军医吴孟超,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。
中国“天眼之父”南仁东,1993年,全世界先进国家的科学家们齐聚日本东京,讨论新一代的射电“大望远镜”时,南仁东激动地对同行说:“咱们也建一个吧”。就此,他将余生的22年全部投入到建设射电“大望远镜”当中。他单枪匹马带着咸菜,扛起锄头,跑遍全国各地,穿梭在当地老农都不敢走的荒郊野外、原始森林,这一走就是11年。最终选址云贵高原喀斯特洼地。选址有眉目了接着就是立项,立项没成功就意味着11年的心血付诸东流。自此,他当起了推销员,无论大会小会、国外国内,逢人就推销自己的大望远镜项目。没经费就自己掏腰包买火车票跑遍中国,一家一家的去谈,去拉合作单位。
他在科学院会议上力争:“第一,我们干了十几年,没有名分,我们要名分,这么多人参与了,到底是有没有可能立项?第二,我们身无分文,别人搞大科学工程预研究,上千万上亿,我们囊空如洗。”在难以想象的艰难中,他坚持了12年,2007年,国家终于批准了立项申请。2011年,开始动工。大到设备,小到一颗螺丝钉他都要亲力亲为,因为这实在来之不易。大锅在一点点建成,他的身体在一天天衰弱。2016年9月25日,中国天眼正式竣工!因为南仁东建造的“天眼”中国发现了类地星球,中国天文领域领先世界整整20年!
消息一出,全中国都沸腾了!国际上更是一片意外和赞声。在欢呼和掌声之前,没人能懂这个老人曾经历过怎样的孤立无援,曾有过多少个无眠的夜晚,在欢呼和掌声后,没人知道他因跋涉无数,双腿成疾,声音嘶哑,一直都有的肺癌病情日益恶化。2017年9月15日23点23分,他再也没有等到几天后的FAST工程一周年庆,他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。他去世前曾留有遗愿:丧事从简,不举行追悼仪式。干干净净地来,单枪匹马地做,默默无闻地走。只留下中国科学家的淡泊和风骨,只留下一个老者对这个国家难以言表的深情!
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,这位老院士因为一句“坐着休息,不能躺,一躺下就起不来了”才开始走进大众视线。他在罗布泊坚守52年,参与了我国所有的核试验,西北的风沙沧桑了52年,也侵蚀了他与癌症作伴的晚年。在被告知还有几个月的寿命时,他拒绝做手术,要把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:几万个关系国家利益的文件还没保存好;整理移交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;指导进行到一半的科研工作、布置后续实验任务……
病房里,满脸皱纹和担忧的老奶奶端着老伴的脸小心地说:“医生想叫你休息一会”,老头换了几口气才从氧气罩下用力蹦出几个字:“坐着休息,我不能躺,一躺下就起不来了”。
此情此景,见过的人无不潸然泪下。在他永远告别这个世界最后一天,他的时间,他的爱,他惋惜的泪水,给的仍是工作和国家,永远来不及给家人一点点温存。
抗洪英雄董万瑞将军,1998年的洪灾,成为祖国一代人深刻的回忆,也让很多人记住了56岁高龄的董万瑞将军。滔天洪水席卷而来的千钧一发,他仍然坚守的长江大堤坚持指挥,决意与大堤共存亡,整整72小时没合眼,能睁着他绝不闭一下。大堤之下,用血肉之躯为人民建起城墙的正是这一群真正浴血奋战的子弟兵……抗洪成功,洪水退去,目送英雄,这位老将军那一双无比坚定的双眼终于流下了两行热泪,这个国家,他深爱着,我们也深爱着。
“永不停转的陀螺”高伯龙,86岁的高龄穿着跨栏背心上了央视新闻。让人震撼的是他斑秃的头发下那一双犀利到让人生畏的眼睛,正是这一双眼睛给中国的尖端武器装上了“火眼金睛”,指哪打哪,让其他强国不得不敬中国三分。这个了不起的老头一辈子隐姓埋名,以自己的方式默默为中国不再受人欺凌而奉献了一生。
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,“在办公室里怎么可能研究水稻,要下到田里成为真正的农民”。他的一生就这样行走在田间地头,做起了地地道道脸朝黄泥背朝天的农民,不断为全人类创造新的奇迹,使全世界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丰收。巨人稻的成功,使得人类水稻亩产正式过吨。海水稻的成功,使得中国凭空新增耕地2.8亿亩。去镉稻的成功,使得咱们从吃的饱,向吃的安全成功跨越。........何时都别忘了这位英雄的叮咛:“吃饱了肚子,也不能浪费!”
1962年,127名大、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,来到了塞罕坝这片陌生的荒漠。半个多世纪,用他们的汗水、他们的泪水、他们的青春,浇灌了这篇荒漠,培育了112万亩林田。这一切,都只为给祖国添上一抹绿荫。
68年前,我们赢了朝鲜战争,但却有197653名同胞牺牲在了异国他乡,再也没能回家。而今年,在抗战老兵的会议上,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满含泪水向逝去的战友致敬,“我们不是英雄,在战场上没回来的才是英雄”。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,他们……为国献身!……中国有你们,何其有幸!
4
古人言,人不可无志,国不可无魂。众人致志,立国之魂。我选择以文代伐,你选择拼命硬干;你能够治病救人,我愿意献身为民。一颗颗碧血丹青,一个个侠骨柔情,就这样立起了中国之志,传承了民族之魂。泱泱中华,上下五千年,纵横千万里,可上九天揽月,可下五洋捉蹩。人生就该大闹一场,为国,有侠之大者的轰轰烈烈;为民,有横眉俯首的拳拳之情。诚如先烈,诚如英雄,诚如鲁迅,诚如金庸。
金老,走好,我们江湖见!
作者简介:嗨,我是娇娇妈,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,我的文,偶尔理性冷静、偶尔温暖深情。但愿,我们相识后,你懂自己也懂孩子。本文来源于:XX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