缘分牵引,
因你走上创业之路
过年啦,摊粉折……这是多少代肥西人儿时的记忆。即便是现在,粉折也是肥西过年必备的传统美食。而出生于安徽阜阳的汝近近怎么也想不到,她未来的事业竟会和这份美食连在一起。
2011年,大学毕业后的汝近近来到合肥,在一家电商企业做起了电话销售。从基层一路做到大区经理,最后到负责3家线下店面的管理工作,汝近近已月入过万。手里有了闲钱,汝近近总想出去走走看看。同事向她推荐:“我认识个自助游的QQ群不错,你可以和大家结伴出游,也能多交交朋友。”就是在这个QQ群里,汝近近认识了老公苏礼福。
几次接触下来,汝近近觉得,这个人挺靠谱。一次外出游玩时,大家高兴之余谈起了各自的职业规划。苏礼福一直想创业,而汝近近也想做些投资,两人一拍即合。可到底做什么呢?俩人却没有思路。创业没成,可就在这一来二去中,爱情却悄悄萌芽了。相识不到半年,汝近近就认定了苏礼福,和他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。“我们谈得来,价值观相同,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,他不论在人生方面还是经验方面都能给我指导。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,挺好。”说起老公,汝近近言语里透着满满的幸福。
俗话说,入乡随俗。嫁给了老公,也就相当于嫁给了他的生活。苏礼福作为一个传统的肥西人,对粉折有着割舍不掉的情感。嫁入婆家的汝近近发现,婆家人都特别爱吃粉折,煮着吃、蒸着吃,一日三餐里粉折至少要登上两次餐桌。但如此受肥西人欢迎的粉折却因为季节以及储存的原因,只在冬天才能吃到。要是能延长它的保质期,把它从手工制作变成机械化生产,不就一年四季都能吃上了吗?一直苦苦寻找创业项目的夫妻俩茅塞顿开,他们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——把粉折投进生产线。
困难接踵而至,
难吗?真难
2015年6月,夫妻俩申请注册了合肥市馋人食品有限公司。没钱,请不起员工,汝近近和老公承担起了老板、会计、采购、生产、质检等各项工作。既然想创业,辛苦他们自然是不怕的,怕就怕产品质量不达标。毕竟,作为全国首创,他们并无可参照的经验或工艺。
的确,创业初始,现实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。由于是全国第一家做机械化生产粉折的企业,市场上没有现成的机器可用。“我们为买机器就跑了全国十几个地方,青岛、温州、界首……”经过反复对比,只有生产辣条的机器还能将就着用。可将就不行啊,于是,他们又到处请专业人士为他们改良机器。多次改良,多次尝试,机器这事总算是尘埃落定了。可夫妻俩还没高兴过来,产品这道坎又把他们拦住了。
传统粉折,汝近近知道,就是将大米、大豆经过浸泡、筛洗、磨浆、调浆,最后用热锅摊匀、切条暴晒而成。而机械化生产和手工制作差异万千,当他们把这一套流程搬到流水线上之后,发现生产出来的粉折竟然不成型,下到锅里就成了糊糊。
有人告诉他们,得放点添加剂。果然,放了添加剂的粉折吃起来特别Q爽弹牙,可这却完全背离了他们创业的初衷,他们是要把这份美食做成绿色、健康、方便的食品,“如果放添加剂,我们就辜负了这份美食”,汝近近很坚持。坚持的结果就是一次次尝试,一次次失败。那不断试错的大半年里,光原材料就浪费了十几万元,看着堆积在仓库里的废品,汝近近的心被拉扯得生疼。
找不到问题的症结,汝近近和爱人只好求助各路专家,他们找过淮南牛肉汤(方便食品)的创始人,找过安徽农业大学的教授,甚至北京都去了好几次。“我们那时候不敢再花钱,去北京都舍不得买高铁票,宁愿挤在绿皮车厢里,我还挺着大肚子,想想都心酸。”好在付出终有收获,经过多次专家的试验,他们最终调整了产品配比,将原料锁定在面粉、玉米、红薯、大豆、大米这五种食材上。到2016年10月,产品真正实现了稳定生产。
小食品的未来不可限量
前面耽误了这么久,产品稳定下来后,汝近近加紧了推广。她参加展会,找经销商,到各小区做地推活动……对于新产品,刚开始大家并不认可,汝近近就耐心地给他们解释:粉折作为一种复合型的主食,有多种粗粮,相比单一的面条、米饭那可是更有营养。光有营养哪行,好吃才是王道,汝近近深知消费者的心理。于是,在一轮试吃后,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:这么薄的粉折,竟然不浓汤、不断条,还没有添加剂,的确是好东西。
除了在线下推广,汝近近不忘自己的老本行,她利用在电商企业任职时的所学,和家家购物、邮乐网、万家热线等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合作。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对产品进行展示和推广,她的淘宝店也开了起来。
想到方便食品深受年轻人欢迎,为了适应现在快节奏的生活,夫妻俩还把粉折做成了速食桶装,开水冲泡3分钟,即可尽享美味。“速食粉折和方便面一样方便,不同的是,方便面是油炸的面饼,我们这是非油炸的杂粮,更健康。”大骨、香辣、鸡汤……多种口味已上市。他们还与蘑菇种植大户进行了合作,即将推出蘑菇粉折,以后马铃薯粉折、蔬菜粉折、儿童粉折都会陆续被开发出来。
用心,才能被市场接受。仅一年时间,公司的销售额就突破了千万元。各种合作、订单纷至沓来,移动、京东主动找上门来求合作,脑白金更是订了4万多箱产品,作为赠品送给客户……
采访时,正赶上春节前夕,为了保证完成客户的订单,厂里开始24小时连轴转,夫妻俩也都吃住在了厂里。可就是如此高强度的生产,依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。汝近近不断地接到订单电话,却只能不断地对客户说抱歉,“没办法,实在生产不过来”。
这种市场反馈激励着夫妻俩,他们觉得粉折的市场非常大,湖北、贵州等地都有类似的产品,但无一例外还都停留在手工制作的阶段,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小举动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展。现在,公司的粉折已经成了肥西地理标志性食品。未来,他们要把粉折卖向全国,让它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。“意大利面都能进到我们中国,我们只要打响了品牌,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卖到国外?”谈及未来,夫妻俩信心满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