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80年代,美国纽约国际银行在伦敦开设分行。为了迅速在伦敦打响知名度,负责人史密斯先生向伦敦的众多广告公司征集电视广告方案。
短短一个礼拜,史密斯就看了几十份大公司送来的计划书,尽管那些设计都非常华丽炫目,但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满意。几天后,一家小公司的年轻设计师来到史密斯的办公室,他对史密斯说:“我不需要任何模特、演员、后期制作,我能用最短的广告时间和最少的费用,打造最成功的广告。我只需要制作一段10秒钟的雪花屏,后面3秒打出‘纽约国际银行开始营业了’这几个字,就行了。”
史密斯细细一品味,顿时满意得大笑起来。没多久,广告开播了——人们正在认真看电视的时候,突然电视上一片雪花屏,就像是什么信号也没有了,所有人都心里一惊,是不是电视机坏了?人们的视线都紧盯着电视机,有的人甚至站起来拍打电视机。但几秒钟后,电视上又跳出“纽约国际银行开始营业了”这几个字。直到这时,人们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是一个广告,不禁哈哈大笑。
就这样,这则恶作剧式的雪花屏广告在电视上只播放了一个礼拜,“纽约国际银行”在伦敦就妇孺皆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