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 恋爱婚姻家庭网新版上线
  • 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今日头条 > 热点 >
  • 48岁妈妈背着9岁脑瘫儿子求学 两人成同桌

  • 发表于:2016-08-22来 源:恋爱婚姻家庭作 者:admin 阅读数:
  • 48岁妈妈背着9岁脑瘫儿子求学,两人成同桌!
               这是一对特别的同桌。一个是48岁的中年妇女,一个是年仅9岁的脑瘫患儿。他们其实是一对母子。儿子小瑞生活不能自理,只有小学文化的陈英为让儿子正常求学,毅然决定陪孩子一起读书,成为同桌。从幼儿园到小学,两年多来,陈英背着小瑞上下学,没落下过一堂课。课堂上,她认真记笔记,只为回家后能给孩子多讲几遍。如今,小瑞在期末领回了双百分的好成绩,陈英激动地哭了:“我想让他学会自立,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



          ”特别的“同桌”:背着儿子上学 不曾缺席一堂课
      离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渐近,开州区赵家街道赵市村的陈英忙碌起来,为9岁儿子的开学做准备。
      今年9月开学,小瑞就上小学二年级了,陈英仍是儿子的同桌。如今,48岁的陈英陪儿子上学已有两年多。
      9年前,陈英怀孕不足8个月,早产生下了儿子小瑞。当一家人为小瑞降临感到高兴时,陈英发现,小瑞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,“快1岁了,还不会翻身,也不会坐立。”夫妻俩忙将小瑞送往医院,而医院的诊断却让夫妻俩瘫软在地,小瑞被确诊为“脑瘫”。
      当时陈英已有3个女儿,好心的亲友都劝他们放弃小瑞,以后还有机会再生育孩子,但陈英夫妇婉言拒绝,“既然生下了他,就要对孩子负责”。
    “小瑞虽然语言有些含混,也不能独立行走,但脑瓜子很聪明。”陈英说,孩子爱翻家里的书,看着其他小朋友去学校,也嚷着要上学。
      儿子渴望上学的眼神,让陈英为难了:小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,不要说读书,如何走到学校去,都是一个问题。
      经过考虑,陈英鼓起勇气做出决定:背着儿子去学校,跟儿子一起读书,一起放学回家,“我想让他学会自立,去看外面的世界”。
      小瑞6岁半时,陈英背着他到离家不远的幼儿园上学。“最初还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,没想他很快就融入了。”说起孩子,陈英既心疼又宽慰:“老师教唱歌时,小瑞跟着哼;教跳舞时,他也在下面看得起劲儿。”
      幼儿园里,小朋友们玩游戏,为了不让孩子脱群,48岁的陈英也带着小瑞,与小朋友一起玩,“小朋友们很友善,也很喜欢他”。
      去年9月,小瑞要上小学了,陈英继续背着儿子去学校,并成为了他的同桌。
      小瑞的班主任彭凤英告诉记者,小瑞家离学校有一公里左右。由于小瑞不能走路,上小学来,每天都是陈英背着他上下学,不曾间断。她还记得,一次陈英摔伤了腿,脚虽肿着,但仍一瘸一拐地背着孩子到学校。
           特别的“笔记”:为儿子记下课堂上每一句话 当他的课后“辅导”
      48岁的“同学”出现在班上,不仅让一群小同学好奇,教书20年的班主任彭凤英也是第一次碰到。
      彭凤英说,刚开始,一些人都不太相信陈英能坚持陪读,但课堂上陈英全神贯注的样子,很快打消了大家的疑虑,“一天6节课下来,陈英不仅坐得住,还学得很认真”。
      陈英视力不好,为了看清黑板,她特意买了一副老花镜。虽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,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陈英上课时笔记做得很认真,也和其他同学一起跟着老师朗读课文,因为她不知道儿子能不能听懂老师讲的知识,唯一能做的,就是认真学、仔细记,回去后再一字一句重复讲给儿子听。
      “儿子很肯学。”陈英说,老师布置的作业在第几页,小瑞都记得清楚。他还特别爱惜书,有书页不小心被撕坏,他都嚷着让妈妈用不干胶把它粘好。
    课堂上,陈英也是儿子的手。由于小瑞握不住笔,每次都是小瑞口说或用手指答案,由陈英代笔作答。
      小瑞一直对数学情有独钟,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时,陈英给他填错了一道题,检查时,小瑞自己发现,指着答案,咿咿呀呀地提醒陈英。小瑞说话一般人听不太懂,但陈英却能和儿子顺畅地交流。
      作为同桌,陈英的陪伴不仅在课堂上。由于行动不便,小瑞无法参加学校的运动会,期间本不用到校,但陈英也会背着孩子到操场上看看,再回到教室,陪他做作业。
      不过,这位同桌也有尴尬的时候。在学校,最不好办的就是小瑞上厕所。刚开始,陈英背着儿子到男厕所,同学们见进来一个女的,都一哄而散。后来,她又试着将儿子背到女厕所,但儿子死活都不干。最终,陈英只有等到大家都上课了,才背着儿子去上厕所。
      母亲给孩子讲故事,吸引了众多同学参与
      特别的惊喜:儿子领回双百分 期望能独立去看外面的世界
      陈英的付出也换来回报。在一年级上期期末考试中,小瑞的语文、数学竟然无一差错,取得了双百分的优异成绩。
      放假那天,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庆祝了一番。从不喝酒的陈英在丈夫的劝说下,几杯啤酒下肚,然后躲在角落里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。
      但随着小瑞一天天长大,因脑瘫出现的症状越来越明显,语言、运动等方面都有障碍。陈英带着儿子四处求医,重庆万州、北京、上海……凡是有利于治疗脑瘫的医院,都带着儿子去过。
      几年的艰辛求医,让陈英一下子苍老了许多,也花完了家里的积蓄。
      为了生计,陈英和丈夫在赵家场镇上开了一家快餐店。每天中午放学铃声响起,陈英就背着儿子匆匆往家里赶。趁着放学时间,陈英帮着丈夫切菜、洗菜,招呼客人。忙完后,她给孩子喂饭,自己再吃一点,然后又背着孩子到学校上课。
      平时,陈英也坚持为儿子做全身按摩,扶他走路活动筋骨,盼望能有奇迹发生。
      “儿子曾悄悄告诉我,将来他还要上大学。”陈英一直记得小瑞的话。她说,她希望将来儿子能够独立行走,去看外面的世界。
     

  • 父亲眼中的严歌苓
  • 父亲最明白女儿的能量有多大。......
  • 推荐阅读
    
  • 《恋爱婚姻家庭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   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57号 邮编:230001
    E-mail:lian1986@lian1986.com
  • Copyright © 2003-2015 www.lian1986.com All right reserved   
    备案序号:皖ICP备12017863号-4 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:皖网文(2017)6078-08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