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恋爱婚姻家庭网新版上线
  • 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健康 > 两性 >
  • 性教育中父母需把握的原则

  • 发表于:2016-09-28来 源:恋爱婚姻家庭作 者:唐唐 阅读数:
  • 父母要提前学习,准备好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性问题,虽然每个家庭的文化和
       
       
            父母要提前学习,准备好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性问题,虽然每个家庭的文化和育儿方式不同,但是,在回答孩子的性问题中,给孩子传递健康科学的性价值观是性教育的核心,只要我们把握这些原则,父母在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就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。
      原则一,有问必答。
     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了解自己生命的权利,对孩子的提问做到有问必答,不可以回避和转移孩子的话题,否则会让孩子感觉到性话题的神秘性,反而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。如果孩子得不到满意的答案,他们就会纠结其中,要么他们会坚持不懈地向父母索要这个问题的答案,要么他们就通过网络和同伴自行探索,父母就失去了对孩子了解性信息的掌控,也失去了与孩子交流性话题的契机。
      原则二,有问才答。
      对于6岁前的孩子,父母不要主动给孩子讲解更多的性知识,在孩子提出问题后,我们针对问题进行回答。不可以欺骗和搪塞孩子,因为孩子总有一天会发现事实真相,孩子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。
      原则三,答案要符合孩子的年龄认知。
      父母给予孩子的答案要简单明了,符合孩子年龄认知程度,让孩子能够听得明白。父母回答完孩子的提问后,是否继续讲解,要取决于孩子是否继续发问,如果孩子对父母的答案已经感到满意,说明孩子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到此为止,父母没有必要继续深入地讲解,否则,就超越了孩子认知范围。
      原则四,父母的回答以解决孩子当下的问题为原则。
      孩子问什么,父母就回答什么,告诉孩子事实,以解决孩子当下的困惑为原则,父母的答案不要给孩子带来新的困惑。父母不要在答案中引入更多孩子不能够理解的新概念,这会让孩子的问题没有解决又面临新的问题。
      原则五,父母不可以主动提供两性活动细节的答案给孩子。
      如果孩子已经问到了精子卵子结合的细节,说明孩子已经探索到了这个问题,父母可以坦然而简单地回答“是”或者“不是”,不要过多地给孩子提供有性活动细节的答案,否则会唤醒孩子进行更多超过年龄的性探索,不利于孩子心理发展。如果孩子只是问“我从哪里来”,父母没有必要给孩子提供性活动的细节。
      原则六,父母回答孩子问题的态度比对孩子讲了什么更重要。
      父母诚实而坦然地回答孩子的问题,至少可以获得孩子的尊重和信赖,就像回答孩子提出的其他问题一样,父母越坦然,孩子就会认为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一样,没有什么特别的,孩子就不会对这类问题特别关注了。这样就能够搭建父母与孩子沟通性话题的平台。
      原则七,不可以用成人的性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。
      在回答孩子的提问时,不要用“性交”“做爱”“性生活”等成人的性语言作为答案,因为孩子不明白这类语言,他们会继续问“妈妈,我从哪里来的?”,这会让父母陷入困境。如果要告诉孩子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方式,孩子就明白了。
      原则八,尽量减少和避免与传统文化的冲突。
      “谈性色变”是我们的传统性文化,特别是对孩子谈性。当父母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后,告诉孩子:性话题是隐私的,是秘密的,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讨论,不要与小朋友或者其他人讨论,尽量减少孩子因为性话题被他人误解和攻击。如果孩子与小朋友谈论这个话题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被他人误解,父母要保护孩子,同时再次告诉孩子话题的隐私性。
      原则九,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。
      让孩子完全理解自己生命的来源,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问与答。一般来说,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提出“我从哪里来”这类问题,直到5~6岁时提出“精子与卵子到底是怎么结合的”,到10岁左右孩子会提出“男女生殖器是如何结合,精子才能够进入女性身体”,这是孩子对生命认知和理解的一个过程。父母不可以在孩子3岁提出问题的时候,就将10岁孩子问题的答案给孩子。父母需要做好准备,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。

      节选自《善解童贞1——0~6岁孩子的性发展与性关怀》,胡萍著,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
     
  • 男人生育力保持到多大年纪
  • 自古以来,众人皆知,女人到了更年期在停经后,即不再排卵,而失去生育能......
  • 推荐阅读
    
  • 《恋爱婚姻家庭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   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57号 邮编:230001
    E-mail:lian1986@lian1986.com
  • Copyright © 2003-2015 www.lian1986.com All right reserved   
    备案序号:皖ICP备12017863号-4